据央视财经今日报道,正值秋季招聘季,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阶段加速迈向产业化落地。这一前沿领域融合了生物医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多学科技术,正成为高校毕业生新的就业增长点。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5.8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0%。目前,全国已有数百家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企业布局脑机接口研究与产业应用,涉及神经康复、智能假肢、教育训练、智能驾驶等多个方向。然而,行业发展迅速,也导致相关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
为应对这一趋势,不少高校已着手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脑机接口人才。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已设立脑机接口研究院或交叉创新中心,推动多学科融合课程建设,并与产业界开展联合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合作。
业内专家指出,脑机接口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从医疗康复、军事指挥到智能人机交互,都可能成为下一个产业增长极。随着政策扶持与资本关注加深,未来三至五年将成为脑机接口技术从研究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