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候危机日益紧迫,人类终于拥有了一个能“读懂地球”的AI大脑。2025年10月26日,Google正式发布Google Earth AI重大升级,深度集成Gemini大模型,将这款经典地理工具从静态地图平台,彻底转变为具备主动推理能力的“地球智能中枢”。从此,科学家、应急响应团队甚至城市规划者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提问,即可在数分钟内获得过去需数周才能完成的灾害风险分析。
这项名为“地理空间推理”(Geospatial Reasoning)的新能力,让Google Earth不再只是展示卫星图像,而是能主动关联天气模型、人口分布、地形数据、基础设施网络与环境监测信息,进行多维度推演。例如,输入“这场暴雨会影响哪些地区?”,系统会结合实时降雨预报与地表径流模型,预测洪水淹没范围;再追问“哪些社区最脆弱?”,AI立即叠加人口密度、老年比例与医疗设施分布,精准锁定高风险人群;若进一步询问“电网或道路是否可能中断?”,它还能调取电力网络与交通图层,生成综合影响评估。
支撑这一飞跃的是Gemini驱动的三大专业基础模型:Imagery模型可识别森林砍伐、河流干涸等地表变化;Population模型追踪人群流动与聚居特征;Environment模型则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体污染与植被健康——比如在湖泊中自动检测有害藻华爆发,提前预警饮用水安全危机。这些模型基于数十年地球观测数据训练,配合Gemini的多模态推理能力,能处理模糊指令、调和冲突信息,并生成概率化预测场景。
实际效能令人震撼。官方数据显示,过去需专家团队耗时数周的跨领域环境分析,如今几分钟内即可完成。X平台用户反馈称其“像游戏一样上瘾”:有人1分钟内完成东京塔周边300米内停车场与便利店的智能映射;救援组织则利用该工具在加州野火期间为1500万用户提供避难路径建议。非营利机构GiveDirectly更借此精准定位洪水重灾区,高效分发现金援助。
为满足专业需求,Google已将Earth AI核心模型部署至Google Cloud平台。科研机构、政府与企业可上传私有数据(如本地传感器网络或历史灾情记录),与公共数据融合分析。美国专业版测试通道(Trusted Tester)已开放,月费75美元起,支持SSO登录与API集成;Google AI Pro/Ultra订阅用户享有更高调用限额。未来,非营利组织还将通过Google.org获得免费支持。所有数据传输均加密,确保敏感信息不被用于模型训练,保障知识产权安全。
在与Microsoft Azure Earth、ESA Sentinel等平台的竞争中,Google凭借Gemini的灵活推理与端到端对话体验占据先机。分析指出,地理空间AI正成为气候行动的关键基础设施——预计可将应急响应时间缩短25%以上,直接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AIbase认为,此次升级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人类认知地球方式的范式转移:从“被动观察”迈向“主动预判”。在AI时代,洞察即行动力。而Google Earth AI,正把这份行动力,交到每一个守护地球的人手中。
